天天热点!童自荣:我给李连杰配音,他见到我连个招呼都不打,艺德真太差了

来源:娱释时间:2023-03-29 03:53:4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娱释

编辑 | 娱释

●○前言○●


(相关资料图)

如果没有好的配音,演员的表演再精湛, 也会让这个角色少了几分艺术上的感染力 ,李连杰在《少林寺》中饰演的 “觉远” 一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连杰的武打戏固然潇洒漂亮,但倘若没有被誉为 “配音王子” 的童自荣老师为“觉远”呕心沥血的倾心配音, 这个角色正直、义气、质朴的魅力恐怕也很难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可以说是 李连杰 和童自荣的相辅相成,才共同成就了这样一个经典的荧幕角色。按常理而言,李连杰对童自荣这样一位与自己互相成就的 “幕后英雄” 应该是非常感激的。

但是童自荣却在节目中公开表示,李连杰对他很不礼貌,见了面甚至连招呼都不打 。

这件事情的背后是怎样的来龙去脉的呢,李连杰真的像童自荣所说的这样没有 艺德 吗?故事恐怕还要 追溯 到童自荣老师的成长过程开始讲起。

●○从小不爱张口的配音天才○●

让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是, 配音界的翘楚童自荣老师 ,在小时候非常内向,甚至称得上是沉默寡言。大家对他的评价一般都是 “不爱张口” ,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久,等到他上高中的时候才开始慢慢改变。

也许是因为这种内向、敏感的性格,让他对于艺术有着超乎常人的感知能力,稍大一些后, 他便爱上了看电影。

从电影中,他可以品味百样的人生, 可以与无数艺术家和角色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沟通 ,不喜欢与人当面交谈的童自荣,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有了宣泄感情的出口。

而在各类电影作品之中,他尤其喜欢译制片,每当听到中国的 配音演员 ,用中文把台词一句句说出来, 却又无比吻合外国演员的神态时 ,他就会觉得非常神奇。从那时候开始,他也经常想象自己给各种角色配音的样子。

可是身边的人,对他的爱好与梦想却很不看好,大家都觉得,一个平素几乎一言不发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名 优秀的配音演员呢?

好在童自荣的沉默中自有一股倔强、坚强的底色,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同学的 奚落 ,毅然在填报志愿时写下了 上海戏剧学院 。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 他最后却阴差阳错的考入了表演系, 与配音专业失之交臂。家人都劝他,既然考上了表演系,说明这是上天的安排,将来当一个台前的演员,不比天天待在幕后配音强吗?

童自荣没有把这些话听进去,在他心里,从来就只有做配音演员一条路。所以,在毕业之后, 他拒绝了登上舞台的机会 ,而是选择了暂时留校,等待将来有机会做配音演员。

不过这个机会却等的很久很久,一直过了五年, 童自荣 才在举荐之下进入了上海电影译制厂,而这一年吗,他已经29岁了。

●○从龙套到“配音王子”○●

本想着,来到上海电影译制厂,自己终于能大展身手实现梦想了,可是信心满满的童自荣刚刚入职 就被浇了一大盆“冷水”。

在上译,成名的配音大师太多了,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哪会受到重视,只能从只有一两句台词角色开始配起, 甚至有时候只能配几声动物的叫声。

童自荣本以为过不了多久,上译就会发现自己的才华,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可是他等了一年又一年,配的还是都是 龙套、小角色 。

慢慢的, 他也开始沉不住气了 ,他开始动摇的问自己,要不还是趁早改行算了,这个时候,厂长陈叙一看出了他的灰心,便时常告诫他, “你的血液要像角色一样沸腾起来才能感动观众!”

这句话让童自荣茅塞顿开,他开始收起那些怀才不遇的情绪,重新审视自己。也开始认真观察前辈们的对于台词的把控、发声的技巧, 越审视、越观察,他越是心惊 ,原来自己的问题真的不少。

从此, 童自荣便开始虚心下来 ,对每一个角色倾注十分的热情,哪怕配一个再小的角色,也要全心全力,他的改变和进步让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当他变得越来越好 ,更重要的机会自然也水到渠成的来到了他的身边。

这个机会,就是为阿兰·德龙的“佐罗”配音。对于童自荣来说,配这个角色困难实在不少。首先,他 的声音条件与阿兰·德龙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一个配不好就会让观众倍感突兀。

另一个困难是,由于当时配音演员不足,所以童自荣不得不在 《佐罗》 中同时给另一个角色配音。两个角色的剧情、性格天差地远,倘若由同一个配音演员来完成实在容易让观众混淆和出戏。

童自荣为此绞尽脑汁, 他把剧本翻来覆去读了个通透 ,最终把握到了佐罗正义、稳重、强悍的角色特点,于是他想要从声音中凸显佐罗面对对手时强大的威慑力。

为此,他不但在发音上下了功夫,还给自己换上一双厚重的皮鞋,走路时发出沉稳有力的声响。又在配另外一个角色时,换回普通的鞋子, 两个角色的差别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电影播出之后,观众们甚至直到看到演员字幕的时候,才发现这两个天差地远的角色的配音竟然出自同一个 幕后演员之口。

而童自荣也 凭借次出色 的表现,让佐罗这个角色和自己的名字深深留在了国内观众的脑海里,从此,在配音界再也无人敢小视他, 所谓“十年磨一剑”, 童自荣在经历了十三年的磨砺之后,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面对突如其来的成果,童自荣没有迷失本心,他依然近乎 “疯魔” 的对待自己接下来的每一个角色,比如在给经典影片 《加里森敢死队》 配音时,他的脑海里几乎装满了自己要配的角色,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喃喃自语的念着 台词。

后来,他不知不觉走到了大马路上。一辆车从旁撞过来,童自荣却恍然不觉。虽然对方及时停了车,但他还是受到了一部分力量的冲击,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撞的几乎“飞”了起来。

家人们觉得心疼,埋怨他。他却在养好伤之后,继续我行我素,乐在其中。

“不疯魔,不成活”,也正是靠着这股子近乎疯狂的劲头,童自荣为荧幕和观众配出了一个个经典的角色。从佐罗到阿罗嘉, 从《莫斯科之恋》到《大圣归来》 ,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和影片, 总能被他游刃有余、信“口”拈来。

而童自荣,也因为自己深厚的配音功力,华丽浪漫的声音气质,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还赢得了 “配音王子” 的美誉。

●○一部《少林寺》,辉煌却也不快○●

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 《少林寺》 上映,这部电影对于本已经式微的功夫片做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少林功夫”热潮。

而影片中男主角 “觉远” 的扮演者李连杰,配音演员童自荣,都因为这个角色再度狠狠地火了一把。

整个剧组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工作人员,看着水涨船高的票房都是一派喜气洋洋,唯有因为这部电影再创辉煌的童自荣老师却,在多年之后提及 《少林寺》 时依然有些闷闷不乐。

但是他的芥蒂却不是因为 这部电影 ,而是产生于与自己共同完成“觉远”这个角色的功夫巨星李连杰。

在访谈节目上,童自荣老师聊到当时不愉快的经历,他先是肯定了李连杰的专业能力:“李连杰功夫很好,电影拍的也很好”。说到这里,他话风一转,补充道:“但是他这个艺德嘛……”

主持人连忙问他何出此言,童自荣老师赶紧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自己 埋藏 在心里多年的不快。原来,当时虽然他和李连杰同在 《少林寺》 剧组,但是一个负责拍摄,一个负责后期配音, 一个在镜头前,一个在帷幕后 ,因此虽然合作了一个角色,却无缘一见。

童自荣在看着成片配完这个角色之后, 对李连杰的演技和身手都很叹服 ,他非常想要见一见这个了不起的功夫打星,这个心愿在不久后的一次酒宴上实现了。

那时候,童自荣提前来到了酒宴场所,满心期待的等待着李连杰入场,过了好一会儿,李连杰才在一群工作人员的前呼后拥下走了进来。

有人便想为他们引见一下,他走上前去,指着童自荣,对李连杰说道: “还记得给您的觉远配音的童自荣老师吧? 就是这一位。”

听到这话,李连杰也往童自荣老师这边看了一眼。童自荣连忙准备伸出手去跟对方握手,谁知道,李连杰马上把头转了回去, 自顾自的走开了 ,连一句问候也没有说出口。

童自荣老师很确定对方已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因此他对于对方的反应和态度格外无法理解, 甚至因此觉得十分难堪。

节目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两极分化的热议。有些网友认为,童自荣老师说的没有错,李连杰确实艺德有缺, 太没礼貌了。 还有些声音则为李连杰开脱,他们认为 李连杰 作为一个习武之人,比较不拘小节,不通人情世故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人觉得李连杰这样的国际巨星,有一点脾气,懒得客套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大明星谁没有点傲气呢?他们甚至还说: “童自荣是小男人,太小心眼。”

但是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远的例子不说,从 阿兰·德龙 来华之后,见到童自荣老师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差距。

那是在1985年的时候,阿兰·德龙因工作来到中国, 距离当初《佐罗》上映 ,已经过去了十年。也许是为了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阿兰·德龙特意来到上海电影译制厂,表示想感谢为自己的 “佐罗” 配音的童自荣。

阿兰·德龙在当时可以说是真正享誉国际影坛的巨星,他的上译之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有 数百人在旁边围观阿兰·德龙和童自荣的会面。

做惯了幕后工作的童自荣面对这样的场面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他有些紧张的问阿兰·德龙对自己的配音有什么看法,希望对方能提一些意见。

阿兰·德龙却没有一点架子,他高兴地说:“ 你的配音很优秀”, 接下来他还开玩笑的说道: “如果你将来演电影去国外上映,我也可以为你配音。” 一席话,让童自荣又感动,又开心。

对于一个配音演员来说,还有什么能比得到角色饰演者的肯定和赞美更高兴的呢?同样的道理, 如果配音演员被角色的饰演者不尊重、轻视 ,那种痛苦一定也是非常巨大的,难怪童自荣会在多年之后依然对李连杰耿耿于怀了。

结语

《少林寺》 之后,童自荣老师再也没有给 李连杰 配音,恐怕也不能说跟当初的芥蒂毫无关系,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人们常说,尊重是相互的, 也是人际关系里必不可少的 ,尤其对于演员和配音演员这种微妙的关系而言,彼此之间是否有充分的尊重对于长期的默契合作尤为重要。

这一点,周星驰做的特别好,在初次见到自己的配音演员石班瑜的时候,对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周星驰就主动走上去,乐呵呵的开着玩笑,还问他: “你的配音怎么能那么好玩啊?”一点架子也没有,让石斑鱼如沐春风。

可见,同样都是 影坛巨星 ,在待人接物上的差距也不可以道里计,希望每一位明星,身处高处的时候,都能把别人当人,平等对待。毕竟,尊重他人作为一种做人的 基本素养 ,总是没有错的!

标签:

资讯

行情

市场

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