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讯:全国学校体育教师发展论坛在渝举行 专家:体育课需要快乐,更需要强度

来源:重庆日报网时间:2023-03-22 15:03:01

3月21日,全国学校体育教师发展论坛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重庆教研基地总结交流会在重庆市辅仁中学举行,来自市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本次论坛由市教科院主办,分为专家主旨报告、研讨沙龙、课程展示、案例分享、新书发布等环节。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所所长吴键,北京教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原院长陈雁飞,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李采丰等人,围绕学校体育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


(资料图片)

▲2023年3月21日,重庆市辅仁中学,交流会现场。当日,全国学校体育教师发展论坛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重庆教研基地总结交流会在重庆市辅仁中学举行。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学校体育的价值在哪里?体育课怎么上才算好?优秀体育教师队伍如何打造?在研讨沙龙活动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欧健,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冉孟凯、重庆育才中学副校长王天海等人分享了学校的做法与经验,并就如何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市教科院中等教育研究所体育教研员屈明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重庆教研基地”建设路径、创新与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作了交流与分享。

▲2023年3月21日,重庆市辅仁中学,学生正在上体育课。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宗平:

要让更多学生“出汗、喘气、心跳”动起来

“学生们的体育课需要快乐,更需要强度。”王宗平称,在“双减”背景下,体育承担起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学校、老师、专家,都需要在新课标框架下,多思索“如何上好体育课”,让孩子们从中受益,实现健身心、强体魄、爱锻炼的目标。

“现在,一些孩子缺少享受体育乐趣的机会,导致他们不容易喜欢上体育。”王宗平分析,人体只有在中等偏上的运动强度,也就是达到最大脉搏的70%-75%,并且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从而感到兴奋,体会到乐趣。

因此,王宗平建议,在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上,要尽量让学生少站立、少等待、少发呆,在同一时间内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出汗、喘气、心跳”动起来。在体育运动和锻炼中,学生在尊重同伴基础上,尽可能与他们合作、对抗和分担。

在王宗平看来,一所学校体育好不好取决于三个方面:即学校领导的重视,体育传统和文化氛围,体育教研室(组)领导和老师的智慧与担当。

那么体育课到底该怎么上? 王宗平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课余时间,学校应尽可能在校内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在周末双休日或法定假期,各级政府部门应鼓励支持各体育协会,组织校际或跨区域体育联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

▲2023年3月21日,重庆市辅仁中学,学生正在进行体能训练。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程翔宇:

要营造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感知体育魅力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中小学生体质,需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程翔宇认为,一是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研转型,发展好体育文化。三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让体育教师肩负新时代使命。四是强化体育教研管理,加大体育科研投入,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水平。五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感知体育魅力。

六是要强化督导考核评价,落实好高中体育课程选项教学与学业质量评价考核,以督导评价来引领学校体育的发展,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七是创新学校体育赛制改革,做好体教融合,真正落实好“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欧健:

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全面、终身、个性的发展

“体育是新时期学校育人价值体现和育人目标达成的重要抓手。” 欧健称,西大附中提出建设“最开放、最健康、最智慧的面向未来的大学附中”的目标,其中的“最健康”是指师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学校体育不仅只为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要促进学生全面、终身、个性的发展。

欧健认为,“学校体育教育应以‘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出发点,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对学生的品性和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和塑造。”

“为此,我们学校开足、开发、开放了品类丰富的体育课程。”欧健解释,该校开足常规基础课,开发了系列精品选修课,组建了击剑、健美操、乒乓球、骑行、武术、羽毛球等20余个常态化开展的特色学生体育社团,构建“家校社”融合的体育选修课程新体系,开放了各类特色活动课,让西大附中学子“人人拥有一项体育爱好,人人掌握一项体育技能”。

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冉孟凯:

“赛”起来,让学生有效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在学生的发展,不但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强健的体魄。”冉孟凯称,一直以来,南开中学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一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二是按照国家课标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学校在教师编制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

“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答案就是‘赛’起来。” 冉孟凯认为,体育的本质就是通过竞赛环节,让大家感受和体会其中带来的快乐。所以,以赛事为杠杆牵动学生进行锻炼或练习,学生有了清晰的目标导向,自然而然会增加练习的次数和强度。

重庆育才中学副校长王天海: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历顺境与挫折是最好的人格教育

“一个不重视体育工作的学校,其办学品质肯定是受到质疑的。”王天海称,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意志品质与团结协作能力,增进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提高个人的生命质量。学校体育要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王天海表示,重庆育才中学坚持传承和发扬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思想的生活教育理论,不断丰实和创新行知文化内涵,持续打造和彰显“生活教育”办学特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坚持把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自我生活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重视师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把“创造健康之堡垒,强健活泼之体格”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强调“身心两健,缺一不可”。学校一方面重视群众体育,另一方面也强调竞技体育,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经历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这是最好的人格教育。

标签:

资讯

行情

市场

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