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天路”上的和谐画卷 每日报道

来源:央广网时间:2023-06-05 11:48:58

6月初的可可西里,雪山绵延,草甸遍野。正值藏羚羊迁徙产仔季,几只刚刚通过青藏公路的藏羚羊悠闲地移步到“电力天路”铁塔下方,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自在地觅食。

6月1日,“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2023年度检修的第5天。一早,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格尔木运维分部输电运检人员姚斌和张成林就来到风火山以南30公里的±400千伏柴拉线872号塔开展检修,这里海拔4800多米。

“今天的任务除了登塔检查消缺外,还要看看塔上的人工鸟窝里有没有鸟入住的痕迹。”小组负责人姚斌向作业人员交代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鸟窝里肯定有鸟,你看。”张成林仰着头,声音里透着兴奋。

姚斌抬头一看,一只高原鹰正绕着塔顶盘旋。利落地穿好安全带,背上工器具,张成林脚踩塔腿上的脚钉开始一步一步往上攀爬。

穿越三江源国家公园的±400千伏柴拉线是国家电网“生命鸟巢”公益品牌项目的发源地。高大的输电铁塔是高原猛禽们首选的筑巢地点,早年,因为鸟类在塔上活动,多次导致线路短路故障,影响电网稳定运行,同时也威胁鸟类自身安全。对此,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的“电力天路”运维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研究,最终决定主动帮鸟类在塔上筑巢,引导鸟类在杆塔安全区域栖息活动,由以往的“驱鸟防鸟”向“引鸟护鸟”转变。

2016年5月,青藏联网工程年检期间,运检人员首次探索性地在铁塔上安装了20个直径约一米的“碗”状人工鸟窝。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人工鸟窝慢慢被大鸟们所接纳。而后,该公司不断加强人工鸟窝的推广和应用。

十几分钟后,张成林爬到三十多米高的铁塔横担上,在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的双重保护下,慢慢向人工鸟巢附近转移。

“里面有两只幼鸟。”张成林兴奋地朝塔下喊道。

“好,拍张照片。”姚斌仰着脖子,笑得灿烂。姚斌是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格尔木运维分部带电作业班班长,一名参加了青藏联网工程年检11次的“老兵”。

这条“电力天路”上现在共有168个人工鸟窝,看到鸟类在里面繁衍生息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每一次发现鸟蛋或者幼鸟,他们都无比激动。

今年,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还要在大型鸟类活动频繁区域加装7个人工鸟巢,进一步建设环境友好型电网,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三江源地区“生命鸟巢”的实践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生命鸟巢”公益品牌项目,将此项目逐步推广至内蒙古、四川、甘肃、新疆、西藏等地,致力于保护在输电线路周边繁衍生息的金雕、隼、大鵟等珍稀猛禽,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和谐,促进电网与鸟类和谐共生。

张成林拿脖子里挂着的小相机向鸟窝里拍了张照片,记录下这个美好的画面,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往外侧移去。

根据前期的排查结果,这基塔上的绝缘子和铁塔连接部位有一处开口销缺失。张成林找到这个缺陷位置,从工具包里拿出开口销,熟练地补装上。

缺陷消除完毕,张成林沿着水平的瓷质绝缘子串向着导线侧移动,约8分钟后,穿过10米长的绝缘子串,来到导线上方,准备走引流线进行检查。

从铁塔前方的绝缘子串上爬出去,然后从下方半环绕式的引流线走到铁塔后方的绝缘子串,再回到铁塔横担,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片纯净的天空中画下了一个“半圆”。

细致地检查完毕,塔上附件一切正常。张成林又看了一眼“生命鸟巢”里的两只小鹰,满怀欣喜地开始下塔。安全回到地面,一组三人又继续向下一铁塔进发。(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 谢莉蓉 董庆芳 供稿)

标签:

资讯

行情

市场

配件